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成都刑事律师 > 安徽省要害保卫规定
安徽省要害保卫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要害保卫工作,维护国家、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保障经济建设顺利进行,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要害是指由县级以上公安机关审定的,对国家、社会以及人民生活有重大影响的关键单位、部门和部位的统称。主要包括
(一)县级以上领导机关和为重要领导人以及重大政治性活动服务的关键单位和部门
(二)广播电台、电视台、报社、民航、通讯枢纽等关键单位和部门
(三)掌握、涉及国家秘密的单位和部门
(四)国家重要科研部门、单位及其科研项目、资料、产品
(五)国家、地区性重点建设项目或重点设施
(六)关系到国计民生供水、发供电、供气、供热及其他重要的能源动力单位或部位
(七)制造、存放货币以及其他贵重、稀有金属的单位或部位;存放贵重器材、设备、珍贵文物、档案资料、重要票据、凭证的关键部位
(八)对产品质量有重大影响的生产关键部位和管理部门
(九)枪支、弹药及爆炸、剧毒、易燃、放射性等危险品的生产、销售、储存、运输、使用部门
(十)县级以上公安机关确定作为要害保卫的其他单位、部门和部位
第三条要害保卫工作的主要任务是
预防和打击破坏要害的活动,防止治安灾害事故的发生,保障要害安全
第四条要害保卫工作实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
第五条要害单位(包括要害部位所在单位,下同)主要负责人为本单位要害保卫工作责任人,全面负责本单位的要害保卫工作,落实本单位要害保卫组织机构和人员,为要害保卫工作提供必要的条件
第六条公安机关负责监督检查和指导要害保卫工作,及时查处要害发生的案件和治安灾害事故
章名
第二章要害审定
第七条要害分为三级
(一)一级要害,指对国家和全省有重大影响的要害
(二)二级要害,指对地、市有重大影响的要害
(三)三级要害,指对某一区域有较大影响的要害
第八条要害的确定应当履行审批手续,由各单位填写《要害审批表》,报县级以上公安机关审批
要害的调整和撤销,参照前款规定
章名
第三章安全防范
第九条要害工作必须由政治可靠、工作负责、技术熟练、纪律严明的人员担任。下列人员不能进入要害工作
(一)反对四项基本原则,对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不满的人
(二)被判处缓刑、管制或剥夺政治权利以及监外执行的犯罪分子
(三)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
(四)刑满释放人员
(五)所外执行或已解除劳动教养的人员
(六)精神病人
(七)身份不明人员
(八)其他不宜在要害工作的人员
要害单位录用要害工作人员必须先审核后录用,审查工作由人事、劳动部门负责,并征求保卫部门和公安机关意见。录用人员的档案应抄送公安机关备案。不宜在要害工作的人员必须及时调离
第十条要害单位应当配备保卫人员并建立群众性治安保卫组织,将治安防范工作纳入要害部位工作人员岗位责任制,经常对要害部位工作人员进行法制教育、安全教育和防范技能训练
第十一条要害单位必须制定以防火、防盗、防破坏、防治安灾害事故为主要内容的应急方案。要害发生案件或者事故,必须及时处置,把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
第十二条要害单位必须建立健全要害值班制度、出入制度以及防火灾、防失密、防盗窃、防破坏安全保卫责任制,并组织落实
要害单位根据要害周围环境,可与相邻单位建立治安联防
第十三条一、二级要害部位和具备条件的三级要害部位必须采取技术防范措施,实行人员防范与技术防范相结合
第十四条要害单位必须经常检查要害安全情况,及时消除不安全隐患
第十五条公安机关检查要害安全发现重大隐患,应当制发《要害隐患整改通知书》,通知有关单位限期整改。有关单位必须在规定期限内整改,并将结果告知公安机关
第十六条要害附近的单位进行生产建设活动或居民生活影响要害安全,要害单位可通知其予以纠正,拒不纠正的,报告当地公安机关,由公安机关责令其限期纠正
已建的建筑物及有关设施影响要害安全的,公安机关应当责令其限期整改
第十七条要害发生案件或者事故,应及时报告公安机关,保护好现场,并协助有关部门做好调查处理工作。接到要害发生案件或者事故报告,公安机关应立即派人赶赴现场调查处理
第十八条要害单位必须建立要害保卫档案
章名
第四章奖励和处罚
第十九条对在要害保卫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本单位、主管部门或公安机关应当予以表彰、奖励
第二十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公安机关应责令其限期改正,并可对要害保卫工作责任人处以警告、200元以下的罚款
(一)无正当理由未按《要害隐患整改通知书》要求整改隐患
(二)录用不允许进入要害工作的人员或未调离不宜在要害工作的人员
(三)不落实要害保卫措施,经公安机关多次督促不予整改
第二十一条违反要害保卫规定,造成要害损失的,由县级以上公安机关根据情节轻重,对要害保卫工作责任人和直接责任人分别处以500元以下罚款,对责任单位处以1000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二条违反要害保卫规定的,除依据本规定
第二十条、
第二十一条给予处罚外,公安机关还可建议有关单位对责任人予以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三条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依照《行政复议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规定申请复议或提起诉讼。逾期不申请复议也不起诉,又不履行处罚决定的,由作出处罚决定的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章名
第五章附则
第二十四条本规定由省公安厅负责解释
第二十五条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