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80003656
文章来源:成都刑事律师 网址:http://www.lawcdxsls.com/ 时间:2023-05-17 11:05:36
犯罪中止和未遂都是刑法中的概念,它们在法律上有着不同的定义和适用条件。犯罪中止是指犯罪行为在未造成危害前被主动放弃的情形,而未遂则是指犯罪行为虽已开始但未达成犯罪目的的情形。接下来将由成都刑事律师为您介绍相关方面的知识 ,具体情况赶紧跟着成都刑事律师一起来看看吧!
一、定义
犯罪中止是指犯罪人在犯罪行为尚未造成危害前,自己主动放弃了犯罪行为并采取了有效措施予以制止的情形。这种情况下,犯罪人已经具备了犯罪的主观故意和客观行为,但由于主观上认识到自己的行为会造成不良后果,因此放弃了行为。
未遂则是指犯罪人已经开始实施犯罪行为,但由于外部原因或自身原因等原因未能达成犯罪目的,因此行为未得逞。这种情况下,犯罪人已经具备了犯罪的主观故意和客观行为,但由于某些原因未能完成犯罪行为。
二、主观要件
在犯罪中止和未遂中,都需要满足犯罪的主观要件,即犯罪人必须具备犯罪的主观故意。犯罪故意是指犯罪人在实施犯罪行为时,明知是违法的,却有意实施的心理状态。犯罪人必须具备犯罪故意才能构成犯罪。
三、客观要件
犯罪中止和未遂中,客观要件的不同点也十分明显。犯罪中止中,犯罪人必须主动放弃犯罪行为并采取了有效措施予以制止,即犯罪行为未造成危害。这种情况下,犯罪人的行为未对社会造成实际危害,因此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
而在未遂中,犯罪人已经开始实施犯罪行为,但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完成犯罪行为,因此犯罪行为已经对社会产生了一定的危害。虽然未遂犯罪未能达成其犯罪目的,但其行为已经违反了法律规定,因此需要承担刑事责任。
四、法律后果
犯罪中止和未遂在法律后果上也有所不同。犯罪中止是指犯罪人在犯罪行为尚未造成危害前,自己主动放弃了犯罪行为并采取了有效措施予以制止的情形,因此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但是,在某些情况下,犯罪人可能需要承担民事责任或行政责任。
而在未遂中,犯罪人已经开始实施犯罪行为,但由于未能完成犯罪目的,因此需要根据犯罪的性质和危害程度,对犯罪人进行不同的刑事处罚。如果未遂犯罪属于轻微犯罪,可以处以罚款或拘留等轻刑,如果属于严重犯罪,则需要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五、证据要求
在犯罪中止和未遂的审判中,对于证据的要求也有所不同。在犯罪中止中,需要证明犯罪人主动放弃了犯罪行为并采取了有效措施予以制止,因此需要充分证明犯罪人的行为和态度等方面的证据。
而在未遂中,需要证明犯罪人已经开始实施犯罪行为,但由于某些原因未能完成犯罪目的。因此,需要充分证明犯罪人的行为和犯罪事实等方面的证据,以确定其犯罪的性质和危害程度,以及刑罚的适用等问题。
综上所述,犯罪中止和未遂在法律上有着明显的区别。犯罪中止是指犯罪行为在未造成危害前被主动放弃的情形,而未遂则是指犯罪行为虽已开始但未达成犯罪目的的情形。在犯罪中止和未遂审判中,需要根据犯罪的性质和危害程度,对犯罪人进行不同的刑事处罚。同时,也需要充分证明犯罪人的行为和犯罪事实等方面的证据,以确保司法公正。以上相关内容,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大家还有其他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成都刑事律师,成都刑事律师会为大家进行专业的解答。
法律咨询热线:
18980003656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