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 张彬 律师个人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成都刑事律师 > 放火罪无罪辩护词范本

联系我们

  • 姓名:张彬
  • 手机:18980003656
  • 邮箱:3144301388@qq.com
  • 证号:15101200010606831
  • 律所:北京市惠诚(成都)律师事务所
  •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蜀西路46号盛大国际4栋15楼

放火罪无罪辩护词范本

文章来源:成都刑事律师   网址:http://www.lawcdxsls.com/   时间:2016-10-07 14:10:16

分享到:0

放火罪无罪辩护词范本

审判长、审判员:

  我接受被告人赵女士的委托,担任赵女士涉嫌放火一案的一审辩护人。接受委托后,我查阅了本案的主要证据材料并结合本案的客观实际,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三十五条规定的辩护人职责,分下列几个部分为被告人赵女士做无罪辩护,请合议庭采纳。

  第一、辩护人对于公诉机关的起诉意见存有不同意见,其中辩护人认为对于事实部分有异议。

  公诉机关认为被告人赵女士携带汽油和打火机在本市宣武中医院三层院长办公室门前泼洒汽油欲放火点燃院长办公室被医院职工发现制止,被告人赵女士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意志意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系未遂犯辩护人认为公诉意见与被告人的主观意识形态相左,认定欠妥,理由如下:

  下面辩护人采用倒叙的方式对本案的疑点进行详细的阐释:

  首先,从公诉机关的证据上来看本案?

  从公诉机关认定被告人有罪的证据来看,主要有4份笔录、5份工作记录、4份扣押物品清单和1份检验报告。

  1、而本案中的四份笔录中又有多份证言相矛盾和违反程序规定。

  其中第一份2006年1月28日9时20分侦查人员李飞*、农敏*对被告人的讯问笔录不但程序违法,且内容也与其他询问笔录相矛盾。⑴、此份笔录系侦查人员农敏*一人询问和记录,程序违法。根据《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1998年4月20日公安部部长办公会议通过1998年5月14日第35号公安部令发布施行)第一百七十七条:讯问犯罪嫌疑人,必须由侦查人员进行。讯问的时候,侦查人员不得少于二人。第一百八十四条:第二款规定:侦查人员、翻译人员应当在讯问笔录上签名或者盖章。此份笔录为侦查人员农敏*一人询问和记录,在程序上违法,提请法院核实或考虑。⑵在内容上也与2006年1月27日12时30分杜*萍询问笔录、2006年1月27日12时20分李*怀询问笔录叙述的事实相矛盾。

  笔录摘要:关于打火机的问题。

  其中对于被告人赵女士的笔录第3页:第11行“答:…接着走来一个姓李的职工,看我倒汽油就从我手里将塑料桶抢过去,我右手从自己的上衣兜里拿出打火机,过来人从我手里抢打火机…”。

  ⑴、第4页:第9行“…今年1月12日是我父亲祭日,我为父亲烧完纸打火机一直放在我皮大衣的兜里…”。

  第15行“…我前面说错了,我在医院准备烧薛*旋时打火机一直在我手里攥着,在院长办公室门口有人抢我的打火机,但没有抢过去…”。

  第5页:第19行“没有,当时有人抢我的打火机,后来把我推到一个房间里,我始终没用打火机打火。”

  ⑵、而在2006年1月27日12时30分杜*萍询问笔录第3页:第11行“问:她携带点火工具了吗?答:我没看见…”

  2006年1月27日12时20分李*怀询问笔录第3页:第9行“问:你看到她拿着打火机或用来点汽油的东西了吗?答:没有。

  笔录摘要:关于谁在场的问题。

  ⑴、在对被告人赵女士的讯问笔录第21行“问:当时在场的院职工都有谁?答:有一个姓李的职工,还有一个姓杜的职工,还有其他人我当时记不清了。

  ⑵、而在2006年1月27日12时30分杜*萍询问笔录第2页:第9行“答:之时我看见有人从虚掩的门外向屋里撒液体。开始我认为是在撒药,可马上又闻到了一股汽油味道,感觉不正常我便向门外看,正看到是赵女士。我急忙走出办公室到楼道里,看见她用一个装汽油的塑料桶往隔壁田副院长的办公室里倒汽油,倒完后又向前走。我对与我一起出来的李*怀说:李公,你赶快抱住她。我接着到田副院长办公室通知田大政副院长和田*洁主任,立刻又转身出门帮助李公。李公用双手抱着赵女士,并夺她手中的油桶。我们也过去帮助将她控制住。”

  ⑶、2006年1月27日12时20分李*怀询问笔录第3页:第9行“问:当时都有谁在场啊?答:发现和抢的时候就我,杜*萍,还有赵女士。可见当时在场人员仅为证人杜*萍与李*怀以及被告人赵女士。

  ⑷、对于2006年1月27日12时20分田*洁询问笔录不难看出,证人田*洁涉嫌说谎,其目的和动机已经涉嫌伪证,所以在证据上也不足采信。笔录内容第1页:第15行“答:我单位职工赵女士往办公楼三层办公室门底下洒汽油并拿出打火机要点汽油。”

  第2页:第8行“我在田大政副院长办公室谈事听到杜*萍喊:快点赵女士洒汽油来了,并推开了田院长的门。我就赶紧跑出办公室在楼道内看见赵女士手里拿着一个白色的汽油桶正要往人事科门底下缝内洒汽油,我和小杜就跑过去把赵女士挤到墙上,小杜就喊:李公你快把她汽油桶抢走,李公就从她手里把汽油桶抢走,她就从皮衣口袋内掏出一打火机说:烧死薛*旋这臭娘们,我说劝她,并紧紧攥着赵女士拿打火机的右手,她就挣扎着一直要点,我让他把打火机给我,她说:这是我花钱买的不给。我和别人就一直劝她,并把她劝到接待室,并报了警。”

  第3页:第16行“问:赵女士用哪只手拿的打火机?答:右手拿的打火机,我就使劲掰,她紧紧的攥着我没法掰开她。”从田*洁的笔录可以发现与证人杜*萍与李*怀的笔录明显严重不符。其目的和动机不纯,已经涉嫌伪证。

  2、对于本案中的5份工作记录。

  首先我们对于办案警官的工作记录是否可以作为证据之用存在疑虑,因为工作记录仅仅作为工作人员的一个工作汇报。是否也可以作为定案的证据还存在不同的争议。另外对于工作记录的内容也不严谨。比如:2006年3月3日办案警官农敏*与李飞*的工作记录,“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的有关同志答复无法进行鉴定。”有关同志是谁?是哪一位同志答复的,都没有显示。

  3、对于4份扣押物品清单1份检验报告。

  对于这4份扣押物品清单1份检验报告仅仅是公诉机关为了证明被告人赵女士携带犯罪工具可以构成放火罪的一个条件,但从刑法的四个构成要件中:主体(实施刑法所禁止的危害社会的行为并依法应当受到刑事责任的人)、主观要件(行为人在实施某种犯罪时必须具备的主观心里状态)、客体(犯罪行为所侵害的社会主义社会关系)、客观要件(在什么条件下用什么样的行为使客体受到侵害的要件)来看即使有了具备放火罪的工具但其行为人没有其主观故意的心态也不足以构成放火罪。

  其次,从事实和被告人的主观心理态度来看本案。

  被告人赵女士是否有放火的故意?从多份笔录中都没有证据显示被告人赵女士有放火的心态,被告人仅仅是因为因单位的过错导致被告人身患严重疾病而长达8年之久,单位领导也一直不予解决,通过律师进行法律程序的协商也都无疾而终,无奈被告人赵女士选择了倒汽油已达到引起单位重视的一个偏激做法,但其本意并没有放火的故意。就好比时下多起民工索要拖欠工资而集体上演跳楼秀一样,都是为了达到引起重视的偏激做法,但是问题如果还是得不到解决,农民工也不会去跳楼,被告人赵女士也不会真的放火。更何况被告人赵女士兜内的打火机是在父亲祭日时用后放在裤兜内忘记拿出来的。被告人赵女士的主观上并没有放火的心态。

  第二、从我国刑法理论规定上对于放火罪是如何认定的。

  1、放火罪是指故意放火焚烧公私财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者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放火行为实施的对象是工厂、矿山、重要管道、公共建筑物、或者其他公私财物。而对于医院的院长办公室是否属于公共建筑物?或是其他公私财物?辩护人认为不属于。因为从放火罪的客体:公共安全角度来看,其公共建筑物的本身必须包含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者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而医院院长办公室并不属于放火罪公共建筑物或其他公私财物的范畴。

  在放火罪的认定上,要注意发火物、引火物、和目的物即放火行为的侵害对象的区分。放火行为必须足以危害公共安全。如果虽然实施了放火行为,但从放火焚烧的对象、时间、地点、环境等方面考察,确实不足以危害公共安全、不存在危害公共安全的危险性,不构成放火罪。

  2、一般放火行为与放火罪的界限。

  一般放火行为是指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危害公共安全的放火行为。放火罪与一般放火行为在客观上都可能造成轻微的危害结果,但其根本区别在于是否危害公共安全。

  第三、被告人赵女士的行为虽过于偏激和应受到教育但并不构成犯罪。

  从以上规定不难看出被告人赵女士

  1、并没有放火的故意,其行为虽偏激但仅仅是为了起到引起单位领导重视的地步;

  2、其行为并没有危害到公共安全。院长办公室仅仅是院长办公的地点其性质并不属于足以威胁到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者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的公共建筑物。另

法律咨询热线:
18980003656

扫扫有惊喜

微信扫一扫!